十月的沂蒙大地,风光旖旎,生机勃勃。10月22日上午,大家有约网主编王昕一行来到临沂市南坊新区金穗花园看望军工企业802厂退休老职工、“红二代”姚虎同志。 姚虎同志是“红二代”,他的父亲姚方成是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当年,听说老家沂蒙山区来了八路军,丢下在大连的工人工作就跑回家参加革命。第二年,又把年仅16岁的三弟“骗”到革命队伍。当时村里给他们家过年贴的春联,上联是“家有仨儿双抗战”,下联是“只留一子种庄田”,横批是“革命家庭”。这事一时传为美谈,也极大地鼓舞带动了当地青年子弟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姚方成一生在战场上负伤4次,荣立3次一等功,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退伍后转业到济南,后到临沂督导工作,自愿留在当时偏僻落后的沂蒙山区参加工作。每当有人说姚方成是革命功臣,安排的职位不高时,他说,我的那么多战友躺在烈士陵园了,我能活着看到胜利就不错了!要什么条件?能活着,回家种地也很好! 父亲不以革命功臣自居,孩子就根正苗红。姚虎同志1951年出生,1969年进了当时的军工企业802厂。802厂属于大三线军工企业,位于大山深处的蒙阴县旧寨乡向阳峪村,主要生产炸药,条件相当艰苦。年轻的姚虎在这里扎下根,从最基层的工人干起,一干三十多年,直到退休。家属张菊是同事,从事有毒有害的炸药生产,45岁就退休了。女儿八个月时,一场意外爆炸事故炸死了两个人,当时张菊刚离开爆炸点几米,事后好几天没回过神来。女儿姚佳1983年在802厂出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是高级经济师,负责业务招标。她一直严格把关,从不收受一分钱好处费。她说,我是英雄的后代,我爷爷我爸爸不容许我收黑钱。 说是“红二代”,只是说姚虎同志出身革命家庭,继承了父亲的红色基因。父亲是战斗英雄,是功臣,但职务并不高,姚虎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红二代”,但他不在乎。他喜欢“红二代”这个词,把它看成红色基因传承的标志。姚家第一代姚方成是革命功臣,一辈子看淡生死,淡泊名利,活到98岁,无疾而终。战争年代,生死未卜,家属等他十年才团聚。姚家第二代姚虎,甘于平凡,无私奉献,在大山里工作20多年,厂子搬离,他才跟着离开大山。家属张菊,虽是干部家庭出身,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姚家第三代继承发扬光大了优良家风,个个品学兼优,出了好几个博士、硕士、教授。现在,红色基因又在第四代中不折不扣地传递。 如今,802厂纪念馆筹建,资金出现缺口,姚虎积极发动曾在802厂工作过的老同事捐款。别人捐二百居多,姚虎和家属每人捐款一千,女儿也捐款500。发动捐款,收集整理父亲的革命事迹,把父亲的立功勋章、喜报捐献给军事博物馆,70岁的姚虎同志整天乐呵呵地东奔西跑,精力饱满得胜过年轻人。为了留住那段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把老一代创造的沂蒙精神代代相传,再苦再累,姚虎无怨无悔。(王昕 高明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