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梦的激励鼓舞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盛世欢歌,也有不和谐之音,急功近利与浮躁风气在文艺界蔓延,书坛也不清静,一时间丑书怪书甚嚣尘上。大浪淘沙,真正的智者和民族的脊梁,远离尘世的浮华而默默耕耘,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孙广轩先生便是当代书家中一位值得尊敬的逐墨者。
孙广轩,1971年12月出生于书圣故里山东临沂。他8岁跟随父亲描红。父亲在纸上用红笔写字,孙广轩便在上面再铺一张纸,一板一眼的临摹。初学写字,觉得很好玩,几日下来,觉得简直活受罪。父亲告诉他,要写好字,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可言,必须练好基本功。 孙广轩要强,咬牙坚持下来,这一写就是四十多年。儿时的付出,为日后孙广轩的书法大放光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广轩从唐楷入手,秉承二王一脉,真草隶篆行,皆有涉猎,尤喜行草和隶书。他在创作时,心、手、眼、神、意合一,笔随意走,意由神行,一幅幅神采飞扬、韵味十足的佳作,在笔走龙蛇中完成。孙广轩说,书法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汉字点画线条的结合和墨色的变化,更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孙广轩认为,书法创作,只有加强个人的艺术修养,并和个人的人生阅历优化组合,倾注感情,方能成就精品力作。一味追求展厅效应的形式主义和浮夸之风,不仅大大影响了书法的传统美感,也使作品丧失了人文情怀与时代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艺术家们更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字如其人。就书法艺术来讲,乃是书写者心迹的外在流露。字不同,在于气格之高下,修养之浅深。柳公权言,“心正则笔正”。孙广轩先生胸怀坦荡,待人接物多有雅量,谦虚中蕴含智慧,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孙广轩的书法,上涉秦汉魏晋,下及唐宋明清,主学二王一脉,兼及他派所长。他广学博采,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所涉之广,用功之勤,几近于疯狂。
辛勤的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孙广轩1990年获得“原野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1991年荣获“羲之杯”书画夺冠赛优秀奖;1994年获得“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荣誉奖;1996年获得“颜真卿杯”书法大赛二等奖;1998年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青年书法大赛;2000年后多次被邀请到日本、韩国参加书法联展及全国巡回展。他的书法作品,走出罗庄,走出临沂,在山东,在全国以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都广受好评。家庭装饰,楼堂馆所,家谱题名,专业藏家,纷纷向孙广轩伸出橄榄枝。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孙广轩在个人持之以恒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书画活动,为他人为社会搭建艺术交流的桥梁和平台。他组织创办了临沂市农民书法家协会和中国当代农民王羲之颜真卿书法研究会,现为罗庄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外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为了弘扬书法艺术,创造新的文化景观,经临沂市政府文化和民政部门批准,2018年孙广轩创办成立了临沂市罗庄区宝泉碑林艺术馆。宝泉碑林东邻千年古寺宝泉寺旅游区,占地120亩,集山水景观、碑林长廊、组合碑墙、情景雕塑于一体,着力打造一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和旅游区。宝泉碑林设有历史碑林、人文碑林、艺术碑林、景观碑林,计划矗立石刻、碑刻600方,木刻楹联20副,勒石分镶碑廊,展示孙武石像、十二生肖石刻、商周甲骨文、秦汉隶书、南北朝魏碑、隋唐楷书等,已成为书圣故里的又一道书法艺术风景线。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孙广轩想改变这一现象,想为“圣贤者”留名,想把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书画名家的作品以石碑的形式永久的保留下来。他多年筹备,四处奔波,终于创办了宝泉碑林艺术馆,并努力把它建设成为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建成一座教育世人、启迪后代的精神文明丰碑。他邀请沈鹏先生为“宝泉碑林”题写了匾额。现在一批先贤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珍品陆续入驻,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孙广轩认为,一个地方的知名度、美誉度,就是这个地方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宝泉碑林的建设,意义是全方位的,它既是文化发展新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引擎。孙广轩信心满满。他的个人创作和宝泉碑林建设同步并进。未来一片光明。
(责任编辑: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