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约印象中的赵德发,睿智儒雅,谦逊平和,情系故土,忧国忧民,淡泊名利,平易近人。
北京参会
刚刚过去的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正式开幕。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日照市文联原主席赵德发出席会议。有资格参会,本身就是荣誉和创作实力的象征。面对镜头,赵德发谦虚,诚恳,沉稳,平静。
平易近人
乡情浓郁
2017年2月,老家在莒南县、现在日照干事创业的相沟老乡聚会,赵德发应邀参加。发言,合影,聚餐,赵德发全程笑容可掬,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官员的派头,著名作家的架子,就像邻居大哥。面对家乡的亲人,他激情朗诵了自己撰写的两幅对联。殷殷深情,浓浓乡音,激起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睿智儒雅
殷切希望
胸怀若谷
2021年3月,赵德发的小说《经山海》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我到赵德发老师家里采访,近距离感受到了他睿智儒雅、博学多才、忧国忧民、胸怀若谷的人格魅力。
宋家沟小学
母校风采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从山岭到海洋,赵德发一路跋山涉水,风雨兼程,从一个十四岁辍学的乡村少年,成长为全国著名作家。盛名之下,赵德发故土难离,乡音未改,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老家的小学请他题写校名,他欣然接受。“宋家沟小学”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包含着赵德发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成了这里莘莘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和灯塔。
故乡的老房子
夫唱妇随
百善孝为先。赵德发德高望重,尤其仁孝。为了照顾病中的父母,他在父母房中日夜陪护。在宋家沟的老房子里,他陪伴父母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父母走后,他把老房子保留原貌,只为留住父母的痕迹和记忆。《故乡的老房子》一文,文笔流畅,情真意切,寄托了赵德发无限深情。他和妻子杜鹃在房前的合影,亲切,真实,令人动容。
大师的胸怀
许多有识之士说,赵德发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对此,我也有同感,并曾撰写了万余字的文评《以历史视野审视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浅析》一文,表达我的解读和敬意。赵德发在文坛的地位,我不妄议,但其人品高山仰止,是没有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