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故里,沂河之畔,温泉区域,果园深处,一座艺术馆悄然而立。在琅琊故郡沿着滨河东路前行,琅琊古城以北,龙园以南,停车驻足东望,100米处,佛苑生态园,厉明霜艺术馆,两块不大的牌子,赫然入目——佳话和传说,在这里不翼而飞,流入坊间。 参观艺术馆(右厉明霜、左王昕) 佛苑生态园是一处果园,占地200余亩。以进门道路划分,路北部分是两个鱼塘。进门200米,左转100米,就来到鱼塘。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条有点破旧的小船,没有凉亭,没有护栏,野趣十足。杂草丛生,荆棘遍地,不施鱼料,要的就是野钓的狂放和乐趣。“野渡无人舟自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来这里钓鱼,是来钓鱼的,又不是纯粹为了钓鱼。一份闲适,一份惬意,一份野趣,一份狂放,悠然自得,乐不思蜀。 厉明霜先生光彩照人 果园里有桃树、杏树、苹果树、梨树、石榴树、葡萄,是个百果园。这里是果园,也是菜园。芹菜,大葱,韭菜,豆角,茄子,应有尽有。花生,地瓜,绿豆,黄豆,零星点缀其间,又是庄稼的乐园。在果园一角,十几只鸡在六十多平米的宽敞的空间里悠闲地踱步,追逐,嬉戏。大鹅还没有,山羊也准备引进几只。既然是生态园,吃的喝的,都得是天然绿色食材。 厉明霜先生作品欣赏 笔者看到地边有一把锄头,不由拿起来,试着除草。拿着玩玩,没有“锄禾一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却有陶渊明、孟浩然的田园乐趣。摆拍之余,看到果园里劳作的农民,想起故乡白发苍苍的父母,羞愧之色油然而生。不忘初心,不是说说好听的一句口号,需要你我时时刻刻心怀敬畏,砥砺前行。 野渡无人舟自横 重头戏自然是厉明霜艺术馆。德高望重的启功、董寿平、林散之等老艺术家,刘大为、王明明、侯诚之等中年艺术家,张传旭、孟庆星、程中林等卓有成就的青年艺术家,名家荟萃,佳作纷呈。馆里展出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突出的创新意识,不同的技法和风格相得益彰,熠熠生辉。不走进来,怎会想到这果园深处是一座小型艺术宝库?华老,启功,崔如琢,魏启后,国内大家名家的作品,厉明霜先生都有收藏。艺术馆展出的是他几十年来累积收藏的全国著名书画家的一小部分精品,但已经足以给临沂书画界带来一场全新的具有历史穿越感的震撼。 生态园土鸡 笔者与厉明霜先生相识多年,这位兄长的儒雅睿智,才华横溢,令人敬佩。据悉,厉明霜,艺名:厉名双,山东日照人。大学教授,书画博士。自幼跟随胞兄学习书画,先后毕业于临沂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师从侯诚之、魏启后、于希宁、蒋维崧、邵宇、启功等诸先生。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巡回展和交流展,荣获国家文华奖,世界教科文杰出贡献奖,日本富士山国际艺术奖。 笔者体验一下“锄禾一当午” 厉明霜先生诗书画皆修皆精。他用书法的点线艺术改造传统山水和人物写意画法,把诗书画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淋漓尽致展现在每一幅书画作品中。厉明霜先生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气定神闲,禅意十足;他的写意山水花鸟构图奇妙,淡而不俗,笔墨酣畅淋漓,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尤其是他的佛教人物、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超然物外,颇具仙骨道风。他具有强烈地敬佛之心,是一伟虔诚的奉佛之人。“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淡泊,他的豁达,有太白之风、东坡之度。 笔者流连忘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厉明霜艺术馆的成立,激发了他的灵感和斗志,他不仅人看起来年轻了八九岁,创作更是才思泉涌,如虎添翼!我们欣喜地看到,书圣故里又多了一处高水平的艺术基地,搭建了琅琊古郡和全国各地艺术名家大家切磋交流的鹊桥。这里是世外桃源,是一块艺术净土,沃土,我们满怀期待,于无声处听惊雷! |